《燕京理工学院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燕理学子、国际志愿者李丹阳

中非情谊在“公益梦想”中绽放

   期次:第197期   作者:文/校办 李家曾   查看:118   


在九千里外充满生命力的东部非洲国家肯尼亚,燕京理工学院李丹阳带着“公益梦想”,走进触目惊心的基贝拉贫民窟,走进有特殊意义的小象孤儿院,走进充满希望和未来的Voi小学,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,和不同国家的青年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又一段公益时光。

贫民窟里的“绘画课”

一间间由生锈铁皮或是焦黄泥土拼凑的简易房沿着土坡倾斜分布,如同马蜂窝上密密麻麻的房孔。基贝拉贫民窟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南,是内罗毕市内最大的贫民窟。基贝拉失业率超过50%,大多数居民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,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。

基贝拉贫民窟的孩子每天都在生存的边缘上徘徊与挣扎,似乎物质捐赠是最简单、最直接的帮助。但是这些每天要与饥饿贫穷作战的孩子,也会有超越生存的追求,李丹阳和她的伙伴们开展了以“感受生活中的美好”为主题的“绘画课”,鼓励贫民窟的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。

在这所由中国公益机构援建的学校,志愿者带着蜡笔、水彩笔、画纸和各种文具走进学校,开始辅导孩子们绘画。“画画能够给我带来快乐,”从5岁就开始画画的Lavenda告诉记者。她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画家,绘画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 贫民窟儿童的孩子们拥有着惊人的想象力、绘画天赋,他们用画笔勾勒着房屋、公路、森林、河流……一张张作品中稚嫩的笔触透露着孩子们心底最真挚的期待:漂亮的家、干净的水源以及更广阔的的世界……虽然笔触稚嫩青涩,也缺少绘画技巧,但他们的画作独一无二。

这些画作虽笔触技法有的稚嫩青涩,有的材料依旧简陋,但又何妨?孩子们用心去描绘的世界,早已超越了现实的枷锁,直达内心最真实的渴望。

“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走进他们,为他们开设艺术课程,让充满天赋的孩子有机会画出自己想表达的一切。”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青年教师张弘德也参与其中,他希望世界上所有有爱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。

市郊的“小象孤儿”

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郊,有一个由大卫·谢尔德里克野生动物基金会设立的“大象孤儿院”。“孤儿院”里的小象来自肯尼亚各地。它们有的父母被偷猎者杀害,有的因干旱被困在干涸的水源地,有的因人类过度放牧而成为饿死象群里唯一的幸存者。

李丹阳同学们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伸出的关爱之手,有的通过网络发起倡议,有的现场领养小象。这些小象在“孤儿院”里疗伤、成长,长到3岁以上会被放归自然环境。迄今为止,已有超过150头小象在这里得到救助并重返自然。“孤儿院”每天开放一小时,工作人员会向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呼吁抵制消费象牙制品,关爱大象这种动物。

走进参观区,正中央是一片由木桩和绳子围起来的圆形开阔地,场地中间是一个环形水塘。大约几分钟后,工作人员用手推车拉来几十个大号的塑料奶瓶,小象们也排着长队有序入场。接下来的时间小象或三五成群在池塘边打闹戏水,或用鼻子卷起树枝偷袭正在给其他小象喂奶的工作人员,当它们接近围栏边缘的时候,志愿者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身上还未痊愈的伤痕。

教室里的“首映式”

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,志愿者们来到了纪录电影《共同命运》取景地肯尼亚沃伊Voi小镇,李丹阳同学和志愿者们一起带着影片和投影幕布来到这里,为当时参演的人们和他们的亲人进行“首映”。

接电、安装投影、布置“影院”……志愿者们和Voi小学的孩子们忙碌着早早地在教室里挂好了幕布,调好了音响,架好了放映机,整个“教室影院”里气氛热烈。“在肯尼亚偏僻部落里,喜欢画画的Grace,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现代化的火车在自己家乡飞驰而过,她想尽一切办法要搭上这列由蒙巴萨到内罗毕的火车,因为只有在那里,她才可以找到代课的美术老师。” 清晰的电影画面、激昂的台词对白、扣人心弦的电影情节,看着自己出演的电影,孩子们异常的兴奋。

志愿者们还为这所小学20多名小朋友带去了“中国礼物”,这些礼物不仅有水彩笔、削笔器等学习用品还有兵乓球拍、跳绳等体育用品,一条条鲜艳的“中国结”也串起来浓浓的中非友谊。

“我们知道了未来至少在东非地区开展志愿工作时,我们有了自己思考的机会,我们再看同样问题的时候,我们能够更加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了解当地人的真实需求。”紧张而有意义的非洲公益志愿行给李丹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燕京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28246次访问,全刊已有3018732次访问